党史
当前位置:党史频道 > 最新新闻分类 > 正文

明清北京消费中心的形成(2)

明清时期北京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商业市场,而且聚集着大量外地客商,甚至还有众多远涉重洋而来的外国商人。明末来京的安徽商人多达万余,主要经营茶叶、布匹等贸易。另外还有来自江浙、闽粤、东北、西南等地的商人,为敦睦乡谊、规范经营,他们纷纷在此组建了本地区的商业会馆。据统计,明清时期北京的会馆共有五百余座,它们在联结商人商帮、制定行业规则、稳定市场秩序等方面,发挥了重要功能。

哪些因素促进了明清时期北京消费中心地位的形成

从明清时期北京消费中心地位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,稳定的粮食供应机制、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、灵活的税收制度和外贸政策、合理的城市布局等,均是北京消费中心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。

稳定的粮食供应体系是北京消费中心形成的基本条件。明清时期,运河沿岸的八个省份每年要向北京提供300万-400万石左右的粮食,以供应皇室宗亲、官员士子、百姓兵丁等。围绕京城粮食消费中心,分别在京郊、天津、河北等地形成了众多大规模的粮食交易市镇,如通州、直隶雄县白沟河、霸州苏家桥等。这些粮食集散地作为都城粮食供应、粮价平抑的支撑,不仅保障了都城最大的消费来源,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主要基石。

完善的远距离运输通道的形成是北京消费中心形成的基础保障。自元代开凿的大运河,到明清时期不仅被作为漕粮运输的通道,更逐步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大动脉,有效供给着北京这座被称为“运河漂来的城市”。明清时期运河的商品流通量已经远远超过漕粮运输量,并与长江、沿海的沟通日益紧密,保障了都城在全国水路格局中的中心地位。同时,以北京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的开辟与拓展,不仅增强了都城与全国各地的联系,也保障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。以出广宁门的南方大道为例,“天下十八省所隶以朝觐、谒选、计偕、工贾来者,莫不遵路于兹”。这条大道也是从北京通往南方的官方驿路,有力促进了王朝国家内部的信息交流与民族融合,成为中国多民族国家格局巩固的必要条件。

热点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