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史
当前位置:党史频道 > 最新新闻分类 > 正文

明清北京消费中心的形成

明清以来伴随着全国性商品流通的发展和城市商业的繁荣,北京作为都城,消费中心地位不断形成并巩固,集中体现在居于中心并辐射全国的市场格局的形成,具体表现在辐射全国的商品流通、远涉重洋的对外贸易、体系完整的市场布局、日益深入的区域联动等方面。

明清时期北京形成了居于中心并辐射全国的市场格局

明清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货,纷纷汇聚到京城的商业市集,所谓“五方物产,九土财货,莫不聚集于斯”。据北京崇文门税关档案统计,崇文门税关每年税收额可高达30余万两,是清代征收进城商货税最多的中央税关,被誉为“天下总汇之区”。清代每年沿运河北上来京的漕船多达6000余只,随船而至的各类油酒、茶叶、布匹、白糖、纸张、瓷器等数十种商品,“均为京师日用必需之物”,成为京城庞大市场消费的主要来源。

明清时期“前三门”地区作为内外城交流的主要通道,成为北京店铺最集中、商业范围最大的区域,街市之间形成了日益紧密的经济联动效应。在城市东西两侧交通要道附近,分别形成了东四、西四等商业区。定期市集之外,结合中国传统时令,形成了灯市、庙市等节日消费模式。另外,晓市、鬼市和街巷胡同中的流动摊贩,均成为城市商业布局的有效补充,大大提升了基层市场的活力。时至今日,曾经回荡在胡同巷口里的老北京吆喝声,业已成为京味文化独具特色的文脉元素。

明清北京消费中心的形成

清末,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拍摄的前门一带商铺。

明清时期京城大量皇室、官员、外国使臣等消费群体的聚集,带动了城市奢侈性消费贸易的发展。以前门大街珠市为例,乾嘉年间俞清源在《春明丛谈》中记载:“珠市当正阳门之冲,前后左右计二三里,皆殷商巨贾列肆开廛。凡金绮珠玉以及食货如山积,酒榭歌楼欢呼酣饮,恒日暮不休,京师之最繁华处也。”充溢于市场的各类高档商品,有来自南方的珍贵丝绸,东北的人参、貂皮、鹿茸,云贵地区的药材,甚至还有西域宝石、俄国皮毛,以及欧洲的钟表、珐琅等。正如时人所言,京城市场“汇万国之车书,聚千方之玉帛。帝京物品,擅天下以无双;盛世衣冠,迈古今而莫并”。

明清时期北京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商业市场,而且聚集着大量外地客商,甚至还有众多远涉重洋而来的外国商人。明末来京的安徽商人多达万余,主要经营茶叶、布匹等贸易。另外还有来自江浙、闽粤、东北、西南等地的商人,为敦睦乡谊、规范经营,他们纷纷在此组建了本地区的商业会馆。据统计,明清时期北京的会馆共有五百余座,它们在联结商人商帮、制定行业规则、稳定市场秩序等方面,发挥了重要功能。

哪些因素促进了明清时期北京消费中心地位的形成

从明清时期北京消费中心地位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,稳定的粮食供应机制、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、灵活的税收制度和外贸政策、合理的城市布局等,均是北京消费中心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。

稳定的粮食供应体系是北京消费中心形成的基本条件。明清时期,运河沿岸的八个省份每年要向北京提供300万-400万石左右的粮食,以供应皇室宗亲、官员士子、百姓兵丁等。围绕京城粮食消费中心,分别在京郊、天津、河北等地形成了众多大规模的粮食交易市镇,如通州、直隶雄县白沟河、霸州苏家桥等。这些粮食集散地作为都城粮食供应、粮价平抑的支撑,不仅保障了都城最大的消费来源,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主要基石。

完善的远距离运输通道的形成是北京消费中心形成的基础保障。自元代开凿的大运河,到明清时期不仅被作为漕粮运输的通道,更逐步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大动脉,有效供给着北京这座被称为“运河漂来的城市”。明清时期运河的商品流通量已经远远超过漕粮运输量,并与长江、沿海的沟通日益紧密,保障了都城在全国水路格局中的中心地位。同时,以北京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的开辟与拓展,不仅增强了都城与全国各地的联系,也保障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。以出广宁门的南方大道为例,“天下十八省所隶以朝觐、谒选、计偕、工贾来者,莫不遵路于兹”。这条大道也是从北京通往南方的官方驿路,有力促进了王朝国家内部的信息交流与民族融合,成为中国多民族国家格局巩固的必要条件。

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促进了北京消费中心功能的深化与拓展。明清时期在京城东西两侧,分布着诸多规模不一的交通枢纽与古镇聚落。东侧以运河沿线的通州、张家湾、河西务为代表,这里不仅是漕粮接驳、存贮的重要码头,也承担着北京与俄罗斯、外蒙等地的贸易中转。西侧以长辛店、模式口、三家店为代表,它们是京城燃料、木材、矿石等能源的主要供给区,同时也是连接北京与北方内陆的交通枢纽。由京郊向外,北京又置于京津冀经济区的中心,从粮食贸易、盐业配给到商品流通,形成了更大范围的经济循环体系。

灵活的税收与外贸政策是北京消费中心形成的有利因素。清政府与周边国家建立朝贡关系的同时,允许贡使将带来的贡品在京出售,并允许随同来京的商人进行交易。为体现怀柔远人、与邻和睦的目的,康熙二年规定“凡外国进贡之人,带来贸易物件,应令崇文门监督,止记册报部,不必收税”。这一免税政策的推行,吸引了众多外商来华贸易。清初来京的朝鲜使团多达数百人,完成朝觐活动之后例允在馆舍开市贸易。据时人记载,当时“馆门乍闭旋开,诸商捆入,达夜喧争,殆不能睡”。清代作为外蒙使团来京朝贡居住的外馆,从清中期成为京城最集中的蒙货贸易中心,大量商人在此经营着北京与库伦之间的商业贸易。这支商队从北京出发,沿张家口向北最后到达库伦,成为“张库大道”上的重要力量。

北京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经济发展,不仅需要结合北京城市资源禀赋的特点、因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,还应关照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,特别是870年建都史的发展历程。从明清北京都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,畅达的道路交通体系、灵活的税收管理制度、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以及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等,都是当今北京消费中心建设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。

(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史志学所副所长、副研究员)

来源:北京日报作者高福美

流程编辑:u028

热点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