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史
当前位置:党史频道 > 最新新闻分类 > 正文

明清北京消费中心的形成(3)

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促进了北京消费中心功能的深化与拓展。明清时期在京城东西两侧,分布着诸多规模不一的交通枢纽与古镇聚落。东侧以运河沿线的通州、张家湾、河西务为代表,这里不仅是漕粮接驳、存贮的重要码头,也承担着北京与俄罗斯、外蒙等地的贸易中转。西侧以长辛店、模式口、三家店为代表,它们是京城燃料、木材、矿石等能源的主要供给区,同时也是连接北京与北方内陆的交通枢纽。由京郊向外,北京又置于京津冀经济区的中心,从粮食贸易、盐业配给到商品流通,形成了更大范围的经济循环体系。

灵活的税收与外贸政策是北京消费中心形成的有利因素。清政府与周边国家建立朝贡关系的同时,允许贡使将带来的贡品在京出售,并允许随同来京的商人进行交易。为体现怀柔远人、与邻和睦的目的,康熙二年规定“凡外国进贡之人,带来贸易物件,应令崇文门监督,止记册报部,不必收税”。这一免税政策的推行,吸引了众多外商来华贸易。清初来京的朝鲜使团多达数百人,完成朝觐活动之后例允在馆舍开市贸易。据时人记载,当时“馆门乍闭旋开,诸商捆入,达夜喧争,殆不能睡”。清代作为外蒙使团来京朝贡居住的外馆,从清中期成为京城最集中的蒙货贸易中心,大量商人在此经营着北京与库伦之间的商业贸易。这支商队从北京出发,沿张家口向北最后到达库伦,成为“张库大道”上的重要力量。

北京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经济发展,不仅需要结合北京城市资源禀赋的特点、因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,还应关照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,特别是870年建都史的发展历程。从明清北京都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,畅达的道路交通体系、灵活的税收管理制度、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以及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等,都是当今北京消费中心建设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。

(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史志学所副所长、副研究员)

来源:北京日报作者高福美

流程编辑:u028

热点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