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史
当前位置:党史频道 > 最新新闻分类 > 正文

文化中国行·红色文物|百折不挠(2)

1941年春,北风依然凛冽,三五九旅的战士们高唱“一把镢头一支枪,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”的战歌,浩浩荡荡挺进南泥湾。搭草棚、挖窑洞,扛起镢头、日夜开荒,他们战天斗地,把这里变成“陕北的好江南”。到1944年底,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,收获粮食37000石,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万石。

以南泥湾为旗帜的大生产运动,支持了艰苦的抗战,积累了宝贵的经济建设经验。毛泽东曾称:“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,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。”

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,更不可征服的,是千千万万抗战英雄筑起的血肉长城、挺起的民族脊梁。

在吉林省博物院,一把单刀静静陈列于展柜中。这把近一米长的、铺满锈迹的大刀,见证了一段悲壮与辉煌的历史。

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少年营单刀。新华社记者张博宇摄

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中共满洲省委派遣杨靖宇、赵尚志、周保中等共产党员奔赴东北各地,开始创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。1933年秋,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“少年营”成立。70多个少年加入这支队伍,他们中有随父母参加抗日的孩子,有被解放的童工,还有孤儿……

“这把缴获来的铁制单刀,是党创建少年营时为之配备的武器之一。少年营跟随将士们主要在吉林磐石地区展开抗日斗争。”吉林省博物院历史部副主任王航说。

1933年10月30日,少年营迎来首战。那一役,他们在桦甸县里面沟设伏,成功击毙了日伪军10人,俘虏10人,缴获了大量物资,首战告捷。1935年1月,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机关遭到突袭。在突破敌人封锁线途中,少年营沉着冷静,隐藏在密林深处,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围追堵截。

“少年营配合将士们英勇作战,破坏敌人交通运输线、攻占敌人县城据点,成就了敢打敢拼的‘铁血少年营’威名。”王航说。

汤彦宜说,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,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,书写了百折不挠的抗战史诗,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,激励着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。

热点专题